2025年8月27日至30日,由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办,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小鼠胚胎操作技术交流会在清华大学生物学馆圆满落幕。本次交流会旨在系统提升校内科研人员的小鼠胚胎实验技能,推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升级。会议不仅展示了胚胎操作相关前沿技术,还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此次活动是实验动物中心积极践行“3R”动物福利理念、全面服务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系统培养小鼠胚胎操作技术人才、助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刘苗苗(左)、张静(右)分别进行专题报告与技术讲解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刘苗苗在开班仪式中作了题为《中心技术服务介绍及GEMM繁育要点》的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心为全校科研团队提供的全方位技术支持体系,并深入剖析了基因工程小鼠模型(GEMM)在繁育保种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与常见误区,为师生们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净化与转基因平台主管张静带领技术团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高强度、系统化的技术讲解和实操演示,延续“理论精讲 + 实操强化”的特色教学模式,确保学员充分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来自校内多个学院约30位师生全程专注投入,在讲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踊跃进行实操练习,大家普遍反馈课程“干货满满、指导精准”,对此次交流的专业性与实用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师生进行实操练习
自2018年以来,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小鼠胚胎操作技术交流会已走过六个年头,校内外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多人,这种秉持“授人以渔”理念的前瞻性技术授课,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开启前沿科研大门的“金钥匙”,显著提升了他们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同时也为学校构建了一个更高效、更富创新活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支撑生态系统。
本次交流会感谢Calibre、徕卡、Okolab、辛伯至、奥特、BEX提供微操仪、倒置显微镜、热台、自动注射仪、体视显微镜和电转仪,以及对现场培训的支持。特别感谢Okolab提供了热台——一件看似小巧却关键的热台配件,有效解决了显微注射系统在原核期胚胎上无法破膜的困扰,为师生们带来了良好的显微注射初体验,极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会议合影